【專利情報室】EP1─銀行業超過90%是新型專利,合理嗎?

台灣的銀行業有超過90%是新型專利,這樣合理嗎?

台灣專利總申請量下滑,但發明專利卻上升,怎麼回事啊!又,我們銀行業為什麼會大量申請「新型專利」,背後到底有甚麼原因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銀行業的專利秘密」!

  1. 台灣專利申請總量下滑原因
  2. 本國人vs外國人的「發明」專利實力拚比
  3. 銀行業發明vs新型專利→10%:90%,你知道嗎?
  4. 銀行業超過90%是新型專利!合理嗎?
  5. 專利目標與營運目標要連結

智慧局發布了「111年報專利統計」資料,所以特別製作這集來跟大家談談「111年台灣的專利相關訊息」。「專利情報室」這一系列,我們將透過官方發布的訊息,來解析台灣產業的發展狀況,希望能讓您更了解台灣的技術地位以及您可能投資的公司,對於專利申請布局的狀況,到底合不合理?會不會有辱您對他的期待?

這集,我們將以台灣為主,後續我們也會陸續報導大陸、韓國等等的競爭國家,來分別解析各國資訊,進行整體分析,更能夠讓有興趣的朋友,激發對專利的重視。


台灣專利申請總量下滑原因

台灣每年的專利申請量,大概多少件?

這是智慧局公告的102年~111年專利申請數量,早期專利申請量大概7.3萬、7.4萬件以上,但是109年開始,可能受疫情影響,台灣專利申請量確實有下降趨勢,尤其在111年,達到最低點有7.2萬件,因此單純的專利申請數量來看,疫情是有衝擊到台灣的專利申請量。

我們再仔細分析,可以看到,台灣的發明專利在109年確實是有影響,但是110年、111年的專利申請數量已經回升,不過新型專利的數量沒有回升,所以整體的專利申請量總數是受到「新型專利」申請數量下滑所影響,並不太受到發明與設計專利的影響。 這代表,過去有很多國內廠商會採用1案2請的專利申請策略(發明跟新型一起申請),但是近幾年調整了專利申請策略,使得新型專利的申請數量下降。也就是說,他們會選擇直接申請發明專利,而不是1案2請,相對的,專利申請費用也可以降低,不再浪費資源。另一個角度,也有可能是因為大家對於專利申請越來越具信心,所以直接申請發明。



本國人vs外國人的「發明」專利實力拚比

那在台灣申請專利本國人與外國人的申請比例呢?

過去我們本國人跟外國人的申請比例大概是55%比45%,本國人申請數量會高於外國人專利申請數量,可是這1-2年,我們也發現外國人在台灣的申請比例增加,從111年的專利申請比例,本國人與外國人的申請比例已經來到是51%:49,差距只有2個百分比。

這裡面看起來有貓逆哦!因為本國人會有1案2請策略,外國人幾乎不會使用這策略,我推估,外國人在台申請發明比例會非常高,可能幾乎不會申請新型專利。

台灣的新型專利有高達90%以上都是由本國人所申請,而外國人申請新型專利的比例大概只有7-8%。

所以台灣的發明專利比例是如何?

台灣本國人發明專利的申請比例大概在39-40%,外國人往年申請發明專利的比例都維持在59-60%左右。

所以,這幾年全球景氣受疫情、通膨等等因素在變化的同時,其實大家對台的專利申請是沒改變的,絕對數量有變化嗎?

坦白說,如果是針對發明專利幾乎不受影響,反而在111年開始專利申請數量有增加的趨勢。或許是我們的半導體科技受到各國青睞,所以各國競爭公司更積極來台申請布局。

其實這也是非常值得我們企業深思的,發明專利的技術價值相對高,這無庸置疑。單看本國與外國的專利申請數量,雙方大約是50:50左右,甚至我們的申請量還比外國人在台申請來的高。

但是,比較發明專利,我們的專利與外國在台的申請量,還是維持在40:60比例。台灣一直在推動技術轉型,創新研發一直都是政府鼓勵的重要政策,但是專利的質量確實都應該列入研發支出的kpi成果。



銀行業發明vs新型專利→10%:90%,你知道嗎?

一直以來,有朋友會問我,如何界定專利品質,我都很想跟朋友們說:如果企業申請新型專利的目的,是因為新型不需要經過實體審查,其實也代表企業對自己的專利也沒有自信能通過。所以想透過申請新型專利,至少保留一種專利權利,雖然也可以盡早取得專利保護,但是申請新型專利,專利品質也會大打折扣哦!

我們知道專利申請布局策略非常多樣化,只要能真正將企業的研發創新完整保護,進行長期的布局規畫,有利於組織營運目標實現,讓投資者利益最大化,這都是最好的申請策略,可是如果單從新型專利來申請,是不是一個欠缺品質的考量呢?

我們可以從這幾年歷年專利新申請案件數前20的排名發現,從109年開始,銀行業的專利申請開始輩出,109年-土地銀行;110年-中國信託、合作金庫;111年-合作金庫持續大量申請,以及台灣銀行跟兆豐金也出現在排名內,新型專利申請量相當大。但銀行怎麼會採用新型當專利的主要申請策略呢?這完全不合理吧!

如果您在仔細看看這些金融單位的營運藍圖,「創新金融商品與服務,發揮金融影響力」應該會是主要的研發投資趨勢,這種相對軟體或是方法性的的創新,應該不會以「新型」為保護重點,但說也奇怪,這些銀行業者卻主要以新型專利為申請主軸,這嘛甘奈怪怪。這真的打破我對銀行業的認識,我看銀行業對於專利的認識真的非常有加強空間,實在無法想像銀行業的創新研發要投入甚麼物品的技術,跟「新型專利」有甚麼關係。

「新型專利」:
根據專利法104條規定「新型,指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對物品之形狀、構造或組合之創作。」
所以新型專利保護的是「物品的形狀、構造或組合之創作」,像是桌子、椅子等等。



銀行業超過90%是新型專利!合理嗎?

IPTECH登入以後,就可以直接在這裡「申請人/專利權人」直接輸入銀行名稱,我就用非常厲害的「合作金庫」來示範好了,合庫的專利總共有「發明-45件」、「新型,高達-558件」、「設計-2件」,已經核准了591件,24件還在公開中。

新型的原因為甚麼會這麼高呢?

直觀的想,或許因為新型案件只要程序審查,專利核准非常快,所以系統看到都是新型專利。

不過,我們剛剛有說過,「新型,是對物品之形狀、構造或組合之創作。」新型專利應該要架構在這個基礎上,申請通過專利才有意義啊!否則就算通過新型專利,有任何糾紛還是無法主張。這種專利策略,只是宣示主義。落入專利無用論機率非常高。

只能說,合庫每年的專利申請預算不少喔,這樣算下來,每年申請費用也實在太高了,這種申請策略好像太配合政策了。

分析合庫投入的針對金融商品的創新有哪些保護?

從經營角度的觀點分析,合庫的經營目標要永續經營,進行「創新金融商品與服務」理念嗎,接下來我們可以分析,合庫投入的針對金融商品的創新有哪些保護?

那我們來看看這2筆「設計專利」,是不是真的系統介面有關係?

·案例一:

像這一個比專利就是「水杯」,是合庫寶寶的水杯。但是,這需要申請「設計專利」嗎?有經濟效果嗎?這不是用著作權保護就可以了嗎?需要這麼的大費周章嗎?

如果這個設計跟企業的營運目標相關,例如:合庫的創新金融商品與服務跟這個水杯寶寶有關,或許申請商標比較好,因為要大肆宣傳嘛!申請設計專利,主要是保護物品的外觀,透過合庫寶寶造型的水杯,通常是如果經費很多話,再思考就可以了。

智財保護真的要跟營運目標有關啦!否則申請成本高,後續的維護成本也很高,每一塊錢都跟我們投資人有關。

·案例二:

那另外一筆,「顯示螢幕之圖形化使用者介面」,這可能比較合理,跟設計專利有關。

我們可以從這裡,就可以點選下一筆專利,一樣這裡會列出全部的圖式,這樣看如果太小,直接案這裡的擴大符號,就可以打開放大。這是一筆電子裝置的螢幕圖形化使用者介面專利。所以這裡設計的非常清楚,這個使用界面就有』托嬰服務、住宿旅行、金融服務」,接下來會開始展開這個托嬰服務的界面設計,後面幾張還附帶了使用狀態的參考圖,IPTECH把設計專利呈現的非常的清楚。

我們不管這筆專利好與不好,接下來要來解析「設計專利」的技巧,設計專利需要從各個視覺的角度說得非常清楚,向第一筆專利,除了立體圖以外,還會有前視圖、後視圖、左側圖、右側圖、俯視圖、仰視圖等等,所以透過專利來了解別人設計的物品結構是非常簡單而且容易的。設計專利會透過各種角度解剖物品結構,甚至紋路、顏色等等,這對於我們在解析產品技術發展時,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情報。

只是如果您是合作金庫的高層,當有這樣的設計專利提案時,您真的會通過審查嗎?是不是可以在多觀察一下其他銀行業者的申請內容呢?如果國內金融業都做的不好,都只是剛開始在做,那您也可以看一下美國的銀行業者怎麼申請專利,當然美國沒有新型專利;那您也可以參考大陸的銀行業者,像是中國銀行等等。



專利目標與營運目標要連結

專利的價值運用絕對是跟企業的營運目標有關,他是需要一個經過審查評估的機制,因為專利的生命週期高達10年、15年或20年,在生命的周期內,從一開始的申請費、後續的維護費,以及人員的管理費等等,都是一個所費不貲的費用。

當然,專利的運用,在企業營運過程中,是具有實質性的市場保護效果。但是,要如何提升專利的運用價值呢?專利的檢索與分析絕對是必要的工作,尤其這個研發過程中一定要隨時監控。如果不做,他影響您的將會是費用的不當浪費,或是市場的保護性不周,絕對得不償失。

總結:

今天我們從智慧局公布的「專利年報統計」資料,討論一下國內銀行業的專利申請概況,大家如果有興趣,台灣銀行、其他您投資或是有興趣的銀行,他們的創新研發技術在哪裡,您都可以嘗試檢索看看。


下集主要將探討:詳解專利管理系統在TIPS相關各項條款的落實運用範圍。
若是有其他想知道的題目或疑問,也歡迎在底下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