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才能等到解藥研發完成?淺談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延燒,雖然台灣一直控制得很好,但解藥的研發仍舊是當務之急。研發解藥這件事到底有多難?解藥研發出來是不是就沒事了?
不囉嗦,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1. 民眾眼前出現的真實版【瘟疫公司】
  2. 什麼時候才等得到救命解藥?
  3. 全球搶著研發解藥究竟是在「搶商機」還是在「備武器」?

民眾眼前出現的真實版【瘟疫公司】

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從大陸一路往四面八方延燒,亞洲爆完歐洲爆、歐洲爆完美洲爆、輪完一圈之後世人赫然發現只剩南極洲堪稱地球唯一淨土。

企鵝問號

2012年有一款遊戲叫【瘟疫公司】,玩家在遊戲中需要將病毒傳遍整個世界,等所有人染病後再殺光所有宿主。如果71億人有任何人躲過疫情肆虐、或是解藥研發完成病人被治癒,則遊戲結束病毒失敗;但如果能將71億人殺光,則病毒獲勝。新冠肺炎事件發生後,【瘟疫公司】又重新爆紅了起來,大家都拿著自己取名「武漢肺炎」、「COVID-19」的病毒,嘗試毀滅世界。

恐慌歸恐慌,網路上的玩笑話倒是沒停過。有人認為新冠肺炎就是上帝新開啟的一場【瘟疫公司】;也有人認為2003年是上帝開局時「病毒傳播能力」點得不夠多才讓SARS沒辦法造成全球大流行;還有人慌張的問這一次的病毒跟SARS比起來實在太適合破關了,上帝是不是把遊戲攻略爬完了?

上帝說:這次新冠肺炎要多點傳染力少點致命率

在遊戲中,只要解藥還沒研發出來,帶病的人即使病了超過一年也無法自行痊癒,所以只會看到被傳染的人越來越多。現實中想「全破」倒是沒這麼簡單,即便截至目前為止治療藥及疫苗都還沒問世,全球仍然已經治癒超過14萬人,也因此當初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佛系防疫」這招一出,民眾紛紛熱議「以物競天擇的方式去達成群體免疫」這件事是否真有其邏輯性可言。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爵士(Sir Patrick Vallance)確實曾在節目上提過,若有六成人口獲得免疫力,即能達到「群體免疫」,未來第二波、第三波疫情隨著秋冬季流感到來時,群體免疫力也能適時發揮功效。

你是否看出其中隱藏的一個細節?「第二波、第三波疫情」?難道新冠肺炎不只短期內不會結束,甚至還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嗎?
大陸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曾指出,大家要做好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心理準備,因為它很有可能轉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於世界上的病。

 

什麼時候才等得到救命解藥?

其實對抗這種傳染性高的疾病,最主要有三個面向需要努力:快速篩檢、治療藥、疫苗。

快速篩檢代表的是檢驗方式需要又快又準,醫生才能快速判斷眼前的病人應該如何處置。中研院日前已開發出可15分鐘驗出結果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代表台灣已經可以快速診斷,準確率預估60%左右(與現行流感快篩的準確率差不多),只是目前流程是檢體必須先送進可執行快篩的實驗室裡面。萬一新冠肺炎進入流感模式,時不時就來「大流行」一下,我們在一般的診所就會需要快篩工具,所以會需要快篩試劑盡快量產。

治療藥的部份,目前普遍作法都是將已存在的藥物逐一檢測看是否對新冠肺炎有效,「瑞德西韋」(Rewdesivir)就是其中之一。美國某間醫院在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時,就嘗試投藥「瑞德西韋」,沒想到該患者服藥後病毒量下降,最後竟然康復了!

滿血復活

不過究竟是該患者自己的免疫力在做事、還是「瑞德西韋」的功勞,這就需要後續更多的人體臨床試驗才能確定了。

正常的人體臨床試驗需要分三期,任何一個時期被發現藥品的安全性或有效性有疑慮時,這個藥就GG。目前也有耳聞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燒,各國藥政單位有可能因為現實社會壓力迫使產品快速上市,但相對的這種行為極有可能產生藥物安全性風險。試想,如果5年後新聞報導新冠肺炎的治療藥會導致記憶神經受損甚至失智,5年前不幸確診然後有吃過這藥的人們心裡作何感想?

怕豹

最後,疫苗是三者中最為困難的一項,不過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因為以「預防勝於治療」的角度來看,我們唯一以人為方式全滅病毒的經驗就只有天花(Smallpox)了─其疫苗(牛痘)可是花了26年才正式上市(1770~1796年),全面接種疫苗的結果是天花病毒目前已經在世界上消失,只剩下兩個病毒實驗室裡面還留有天花病毒樣本。

如同前面提過的群體免疫力,要獲得群體免疫主要透過兩種方式,一種是讓大多數人都接觸病毒、身體自行產生抗體,也就是英國原本想使用的佛系防疫;另一種就是讓民眾提前注射疫苗。
當你抱怨著:「為何新冠肺炎的疫苗還沒上市RRR~~」的時候,先讓我來分享個數據給你:當初2003年重創台灣的SARS,17年過去了,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出現相應的疫苗呢。(笑著笑著就哭了)

現在你有感受到此次疫情才發燒不到三個月,卻能開始做出疫苗並且進入臨床實驗階段,研發進度根本可以說是前所未見了嗎?在人類世界目前出現過的疫苗裡,平均研發時程可是需要10到15年,平均會花費超過十億美金。
然而,疫苗開發的最大困境是:當疫情消失,就沒有病人可以進行測試;沒有疫情,經費支持也會逐漸減少,導致研究最終步入腰斬的慘劇。比方說SARS時期有些國家啟動了協同研究計畫,不過當時SARS幾乎在一年內就不再流行,而RNA病毒在複製過程中容易發生突變增加研發難度,如此急迫性低但相對困難的項目使得藥廠沒有動力繼續開發,最後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更是嚴重壓縮到研究經費,整個計畫便不了了之。

 
 

全球搶著研發解藥究竟是在「搶商機」還是在「備武器」?

以原本為了治療伊波拉病毒的「瑞德西韋」為例,其實當年美國製藥公司基利(Gilead Sciences)會去開發,單純是國際社會要求的「社會責任」而已。畢竟伊波拉疫區大多集中在貧困的西非地區,經濟不佳人民窮困導致利潤微薄,也因此一直沒有藥廠想投入開發。
基利公司於2013年研發出「瑞德西韋」,即便試驗階段它對抗伊波拉的藥效落後其他候選藥物,但在動物測試時發現它對於SARS和MERS這種冠狀病毒也有療效,也許是預期未來勢必會有冠狀病毒回鍋,屆時人類會需要武器去對抗,以WEBPAT系統查詢,可看到「瑞德西韋」(台灣專利號I687432)自2016年起在全球陸續提出專利申請,目前共有73件專利家族,布局國家遍及美國、歐盟、WO、日本、韓國、中華民國、中國大陸…等近40個國家/地區。
在美國及日本的專利布局件數有5件,是技術布局最深的國家;澳洲及秘魯也分別有4件。雖然在台灣,「瑞德西韋」尚未拿到藥品許可證,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在全球專利的布局上下了很大功夫。

「瑞德西韋」的全球布局

這次新冠肺炎的解藥看似大有商機,但各藥廠在疫情發燒的當下不一定有辦法賺到錢,畢竟前面有說過解藥研發不易。如果投入了五億美金結果新冠肺炎又跟SARS一樣來無影去無蹤,屆時洗一半的頭該怎麼繼續洗完、還是該選擇心一橫讓所有努力放水流,真的是“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啊!

但,難道就因此不動作了嗎?早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流行,至今仍有人稱之為「史上最慘烈病毒大屠殺」,死亡人數超過4,000萬;1957年亞洲流感傳遍全世界,病毒疫情一直持續到1958年,死亡人數超過100萬;1968年香港流感,全球死亡人數超過75萬,跟這些疫情相比,SARS、MERS、伊波拉甚至這次的新冠肺炎,真的都只是小case。

早在公元前2~3世紀的印度和中國就有關於天花的記錄,從這裡就知道病毒一直沒有停止過它們的侵略行為,也許它們目的不像【瘟疫公司】這麼血腥要殺光71億人,但繁殖絕對是它們重點訴求。病毒的繁殖要依靠宿主幫它們傳播,所以它們會拼命的變異,讓自己更適應地球各種溫度、適應各國環境、適應各個人體,最終才能順利傳染給更多人。

武漢肺炎即將毀滅全人類(遊戲畫面)
遊戲畫面請勿過度慌張


面臨緊急公衛疫情,台灣科學界的應變速度十分重要,清華大學教授李家維曾呼籲「台灣科學家串連」,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也曾企圖組織科學界跨平台的「國家隊」,雖然最後實質上的「科學平台」並沒有成立,但我們仍然衷心企盼各生技公司、藥廠或研發機構決策者切忌因小失大,因為這些研發的心血其實不會白費,而是會變成武器,即便備而不用也是好的。甚至如同「瑞德西韋」的故事,也許哪天會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外收穫也不一定。

希望世界各國都能在這次疫情中平安度過,至於其他專利布局的小秘訣、或是專利分析的知識科普,都會在日後陸續分享給各位。
有其他想要了解的主題,也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