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台大」兩字不是地名也不是公共財,它是受到智慧財產法保護的著名商標。無論你是賣房子、辦補習班、開藥局、做運輸,如果未經授權使用「台大」字樣,都可能踩到法律紅線!
近年來,國立台灣大學積極捍衛自身品牌,不惜多次訴諸法院,要求業者停用相關名稱,甚至強制改名+賠償百萬。這不只是法學案例,更是所有創業者、品牌經營者的命名警示燈。
本篇帶你快速掌握 3 起「台大商標爭議」經典案件,並解析背後的商標法邏輯與法律風險,幫你避開商標侵權的高牆陷阱!
⚖️「著名商標」是什麼?為什麼不能亂用?
根據《商標法》第30條規定,著名商標即使在不同商品或服務範圍中也受到保護。
✅ 只要你用它的名字,導致混淆、誤認或攀附形象,就可能構成侵權!
台大早在1983年就陸續註冊了包括「台大」、「TAIDA」、「NTU」、「臺大」等字樣,目前均被視為著名商標,保護層級極高,尤其在教育、醫療、出版、技術服務等領域更具代表性。
也因此,不論你從事什麼產業,只要使用這些字樣來宣傳產品或公司名稱,就可能被視為想「蹭」台大的品牌光環,觸犯商標法。
📌 經典案例1:50年老品牌補習班也難倖免!
🏫 案例:台大補習班 vs 國立台灣大學
📆 發生時間:2022年
⚖️ 判決結果:禁止使用「台大」字樣,並賠償623萬元!
台北市一間創立於1972年的老字號補習班,名為「台大補習班」,主打口號「要上台大,先進台大」,多年來深入人心。
但台大認為其未經授權使用名稱,且利用台大的知名度招生,易造成消費者誤認其與校方有合作關係,故提告侵權。
補習班主張自己是善意先使用者,且與大學教育並不相同;但法院認定其行為有主觀故意攀附名聲之虞,加上混淆風險高,最終判台大補習班敗訴,需全面停用「台大」字樣並賠償巨款。
💡 提醒:使用著名學校名稱,即使行業不同,只要會讓人誤以為「有關係」,就可能被告!
🏙️ 經典案例2:房地產取名沾光,小心吃官司!
案例:建案名稱冠「台大」
發生時間:2023年
處理方式:台大發函要求撤除名稱
有些房地產開發商為了讓建案聽起來更有質感,會取名如「台大苑」、「台大花園」、「台大綠邸」等。但這類命名若未經台大授權,即使建案真的位在學校附近,也可能被視為誤導性使用。
台大校方認為這類名稱足以讓人誤以為該建案與台大有合作或官方關聯,構成商標攀附與混淆風險,因此發函要求業者撤名。
📣 即便你是開發商,使用台大字樣也需謹慎,否則商標爭議上門!
🚚 經典案例3:老字號運輸公司,仍被判更名!
案例:台大運輸設備有限公司 vs 台大
發生時間:2025年(最新)
處理方式:判賠100萬+公司名稱必須變更
台大運輸公司主張自己早在1993年就使用「台大車體」這個品牌,商標也早註冊,符合商標法「善意先使用」原則。
但法院認為其後來變更為「台大運輸」,且進一步擴大使用於各項產品、車體、Google地圖、廣告與媒體等,明顯超出原使用範圍,對台大的品牌識別性造成侵害。
因此,法院判其需變更名稱並賠償100萬元;目前該公司已更名為「大台運輸」。
🔎 法院強調:「善意先使用」不是免死金牌,一旦擴張使用範圍,依然可能構成侵權。
🛡️創業者、品牌人要注意的命名三步驟:
✅ 步驟1:商標檢索查詢
前往 智慧財產局網站
搜尋關鍵字,避免與既有註冊商標重複。
✅ 步驟2:避開著名品牌字詞
如「台大」「清大」「成大」「故宮」「健保」「台積」等皆可能為著名商標或公共標誌。
✅ 步驟3:海外佈局同步啟動
若未來有外銷、跨境市場計畫,建議同步在目標國家申請商標,避免「被搶註」。
📍小小的工商時間~
了解更多ETS商標管理系統:
立即預約體驗 ➤ [點我諮詢]
或聯絡我們的團隊,協助你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更讓資產發揮最大價值!
總結:
每一個品牌都代表著時間、信任與價值的積累。
無論你是新創公司、房地產業者、補教業經營者,
在命名品牌時切勿為了蹭熱度、追流量,而誤用他人商標。
台大這幾年已處理超過 40 起商標侵權案,態度明確——
「品牌不是任人沾光的公共財」。
未來任何未授權使用台大商標的行為,都可能面臨法律風險與賠償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