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2020年會─企業如何做專利布局

【心得】交大2020年會─企業如何做專利布局

本次有幸參與一年一度的交大年會,其中2020/12/04下午的課程【B3/法律科技與專利】中,新穎公司的張瑩珠副總和大家分享了一些企業專利布局分析方法以及未來可行的方向。台灣企業究竟該如何重整供應鏈並打入國際市場?

不囉嗦,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1. 由大數據探討目前台灣專利布局狀況
  2. 產創條例─「無形資產也有價值」
  3. 企業如何做專利布局

由大數據探討目前台灣專利布局狀況

全球各國的專利布局量逐年上升,但台灣的專利申請量卻日漸萎縮,韓國的專利總產出量比台灣多了200萬件,更不用提大陸早在2012年便躍居世界專利產出龍頭。透過大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各國專利產出的概況,如此才能繼續往下討論出企業該如何做專利布局。
雖然這幾年台灣專利都有維持在7.2~7.4萬件左右的申請量,但自2017年以來近三年的專利核准量卻是一路從7.1萬掉到5.7萬;反觀大陸,申請量從2016年的346萬一路增加到2019年的438萬,成績傲人,核准量也從2016年的162萬增加至2019年的259萬。然而,若是將專利中最重要的「發明專利」抽出來討論,則可以看到台灣發明專利主要居然是以境外人士提出申請為主,比例高達60%以上;而大陸更為誇張,發明專利的核駁率居高不下,平均每年都有70%左右的專利被核駁,這也證明了我們常常說的「大陸專利品質不好」,所指的很有可能是「申請中的發明專利」,而那些良莠不齊的發明專利,在審核時就會大量的被刷掉,導致大陸發明專利核駁率異常的高。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明白,其實無論今天要執行的是專利檢索還是專利布局,你起手所選擇的專利資料庫、提出申請的專利類型、送件的國家/地區…等,都會造成影響,而這些都是可以透過大數據執行分析研究的。
2020年台灣前百大企業的發明專利產出量約7,700件,佔總專利產出量16,700件的45%,代表剩餘的130萬家企業專利產出只有微薄的9,000多件 ,如果台灣想推動的是中小企業的經濟發展,這樣的專利布局規模其實很難打入國際供應鏈,可以想像那些中小企業應該隨時都是如履薄冰的狀態,因為它們常常會被別人的專利地雷炸到,以這樣的狀態想去執行政府一直在談的「重整供應鏈,打入國際市場」,其實風險非常大。

產創條例─「無形資產也有價值」

所以為了刺激、活絡整個台灣的研發環境,政府在2017年修法通過的產創條例,在第四章特別強調「無形資產也有價值」,無形資產有價化的方式主要分為三種:無形資產評價、智財制度導入及智財布局分析。
關於「無形資產評價」,大家比較關心的應該是無形資產的融資貸款,由於這件事需要透過銀行執行,所以去年信保基金也通過了100億的預算,以後中小企業或新創公司想跟銀行貸款不用再拿出土地、房子來做抵押了,如果你擁有一些極具戰鬥力的專利,也可以試著拿來跟銀行談談看,這部分其實就是政府希望透過金融單位的介入來活絡整個研發市場的證明。
關於「智財制度導入」,2019年金管會通過只要導入TIPS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並通過驗證者,公司治理評鑑的總分可以加一分,也許有些公司不在乎那一分,但你打算如何打入國際供應鏈?你打算如何在「智慧財產」的範疇內保護自己的客戶?當你在跟有完善的智財管理制度的公司合作時,對方向你下單時提供的營業秘密,你該如何管理並保護它不被有心人士竊取?

而且ISO 56005未來即將公告實施,裡面主軸正是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TIPS當初便是遵守整個ISO制度去設計的,企業導入TIPS後,未來若是需要跟客戶的ISO做介接交流會也很方便。從最重要的「成本」角度考量兩者相比之下,ISO驗證費用較高(約台幣20萬),TIPS則便宜很多(台幣2.5萬)。
關於「智財布局分析」,首先,說到專利,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挨刀,我們總是會面臨侵害他人專利的風險,所以專利提出申請前需要先做前案檢索,當檢索到有相似前案時,無論你打算採取的是迴避設計、專利無效舉發或是找尋授權合作技術,其目的都是為了確保自己市場的自由度。再來,如何避免專利受他人侵害呢?這個就要依賴本次演講的重點:「專利布局」了,只有超前部屬,明白自己的專利在銷售/進口/使用/製造等市場的位置,才能靈活因應產業環境。

企業如何做專利布局

來看一個實際案例,曾經我在某個會場聽到講者提到台灣沒有「智慧電桿」的專利,當天我回去查智慧局跟新穎公司的專利資料庫,檢索「智慧電桿」時確實都查詢不到資料,但其實這是關鍵字的問題,畢竟執行專利分析時關鍵字怎麼下真的是一門藝術。
首先,分析的第一步是你需要先以魚骨圖或樹狀圖解構出「智慧電桿」的技術,然後才是選擇好要檢索的專利資料庫並執行檢索。檢索時也有很多小撇步可以使用,比方說同義詞檢索、AI檢索內的以文比文或專利號檢索等等功能,都是透過AI技術來執行大數據的檢索及分類,以便將符合你需求的專利挑選出來。瀏覽專利時可以使用關聯性排序,將關聯度高的專利優先展示出來給你看,或選擇將專利的圖示完整呈現,還可以將AI萃取出的關鍵字執行篩選剔除。

另外,分類的部分也可以自動由AI萃取出不同群聚,就像拿著100種不同顏色的色卡,要你逐一從無到有做完分類,你可能會一張一種的分出87種分類,但如果我可以先幫你分好紅、橙、黃、綠、藍、紫六大類,你要做的事情簡化到只需要把AI丟錯的色卡放進正確的分類中,分類這件事會變得簡單很多。
有了完整的魚骨圖結構、正確的檢索條件、檢出來的結果可以用簡單方便錯誤率低的方式執行篩選及分類,後續的分析其實都不是問題,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分析工具,像新穎公司的IPTECH就可以匯出大量老闆愛看的圖表並自動產出分析報告。最後,依照分析報告結果,後續的策略建議就需要依賴公司想要發展的方向及實際狀況去做調整。

企業如果還在做單一技術布局(「點」的布局策略),防護力是相對弱的,現在都是整合性技術,用一個分析標的去看魚骨圖的每一個技術落點,才能慢慢將手中的專利技術擴展成面(「面」的布局策略)。然而台灣中小企業現在都還侷限在前者,拿著同一件專利去各國申請就覺得自己在做「專利布局」了,這件事其實是讓人疑慮的,目前台灣只有少數大型企業有能力把專利布局成一張網,無論是採用延伸性專利、分割性專利,無論是地毯式或包繞式的布局策略,最終目標都是將這張防護網擴展到全世界,而這個也是值得我們中小企業學習的地方。

未來如果還有機會參與更多座談會/研討會,也會在日後將心得陸續分享給各位。
有其他想要了解的主題,也歡迎在底下留言給我們。

發佈留言